20090307 行善最高原則──不露痕跡

 

五年誠班在三月七日這天,上演一齣感人的劇碼,那是陳淑貞老師用心規畫的傑作。透過角色扮演,讓學生體驗「施比受更有福」和「感恩、尊重、愛」的可貴,必要時,還請教務主任客串演出,加深同學們的印象。至於,如何運用「靜思語」和「行善存摺」呢?往下細讀,引人入勝。

 

 

行善最高原則──不露痕跡

 

20090307

陳淑貞

 

我喜歡每週六和孩子一起上課,但是不習慣教學觀摩,教孩子比較自在,家長來訪都讓我好緊張。因為平日是專職媽媽,照顧家裡的兩位寶貝。然而,我還是想念以前教書的日子。所以每到星期六,我總是抱著和小朋友「約會」的心情,和五誠的寶貝們教學相長。

 

 

 

「靜思語教學」一直是慈濟人文學校的教學特色! 希望藉著好記又生活化的靜思語,讓孩子耳濡目染,學中文的同時也學人文,在潛移默化中修身養性,成為知書達禮的好孩子。本週的中心德目是「行善」:「要尊重接受幫助的人,並存感恩心。」

 

凱文柯恩的綠鋼琴為背景音樂,揭開今天的活動序幕。上週大統華附近的公寓發生火災,有五十四戶成為受災戶。連結慈濟的緊急發放與受災戶,讓孩子角色扮演,希望發放的孩子態度要尊重,接受的孩子也要有禮貌。昌鴻,欣瑜都想扮演,但是有點開玩笑!後來張芸老師和我一起示範,讓孩子較有概念。

 

 

 

  

 

  

 

連絡本的內容講述紐約的公立小學即使在冬天的大風雪,仍不停課。因為許多窮困的家庭開不起暖氣,如果孩子到校,就可以享受溫暖的暖氣和營養午餐。所以老師寧願自己吃苦,也不願停課。

 

我們分組念完課文,拋出一些問句讓孩子回答,測試他們的理解力,也練習口語表達。接著用螢光筆,在聯絡本的文章中畫下一些常用的詞語,瞭解中文的用法。我們一起回答第一個問題,第二題自己回家完成。

 

 

 

最後,從教育人文營中學到的概念,我設計了一張「行善存摺」,請孩子利用春假期間寫下或畫下自己的行善紀錄,春假後分享。放學時,愛心媽媽在門口把關,每個人再念一次今天的靜思語,就可以過關,快樂賦歸!

 

 

希望我們可以把靜思語落實到生活中,而不是念過就忘,這樣生活中會有更多的溫暖與善意。不管是小孩或大人,如果可以行善卻不露痕跡,不讓受惠者有被施捨的感受,應該是很有智慧的,我還要多努力!希望我們的行善,就像是,船過水無痕……

本篇發表於 大愛引航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